当物体吸收了光辐射后,物体内也可能产生能量较大的电子,其中一部分将运动到达物体表面,并克服表面势垒而逸出,成为发射电子。这种现象称为外光电效应或光电子发射。发射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,光电子所形成的电流称为光电流。光电子发射现象是赫兹于1887年在做电磁振荡的研究时首先发现的,但赫兹没有做进一步的探讨。在随后的十多年中,光电子发射的实验规律被逐渐确立。到1905年,爱因斯坦证明了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与光辐射的频率成线性关系,并提出了定量的理论解释。以后的大量工作,使光电子发射的理论不断深入,实用的光电阴极和它的应用也迅速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