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原指在战争中大败,现多指在比赛或竞争中失败:屡遭~。 2.在比赛或竞争中失败的结果:多次比赛,无一~。
败绩,汉语词汇。拼音:bài jì指打了败仗;溃败;失败的记录等。见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:“齐师败绩。”
指军队溃败。
《书·汤誓》:“夏师败绩,汤遂从之。”孔传:“大崩曰败绩。”清昭槤《啸亭杂录·杨诚斋军门》:“孙壮其言,因与贼战,乃至败绩。”鲁迅《中国小说史略》第十六篇:“八仙‘火烧东洋’,龙王败绩。”
指事业的败坏、失利。
《楚辞·离骚》:“岂余身之惮殃兮,恐皇舆之败绩。”王逸注:“皇,君也;舆,君之所乘,以喻国也;绩,功也。”晋葛洪《抱朴子·广譬》:“故蒋琬败绩於百里,而为三台之标;陈平困瘁於治家,而怀六奇之略。”
成就,绩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