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文字、记载)错误:该文记述与史实不符,~颇多。
讹误,指古籍中的文字错误;字句上的疏漏差误。语出南朝 任昉 《为王金紫谢齐武帝示序启》:“而年世浸远,篇牍讹误,朽编落简,见诬前淑。”
亦作“讹悮”。亦作“譌误”。错误。多指文字、记载方面。
南朝梁任昉《为王金紫谢齐武帝示<太子律>序启》:“而年世浸远,篇牘讹误,朽编落简,见诬前淑。”宋吕陶《尚书屯田郎中常公墓志铭》:“公考验图券,详辨讹误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婴宁》:“但念无以阶进,欲呼姨氏,顾从无还往,惧有讹悮。”章炳麟《国故论衡·辨诗》:“此乃秦音通转,非为譌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