像用血洗了某个地方一样,形容残酷而大规模地屠杀。
血洗,是汉语词汇,出自《悲陈陶》,解释为极其残酷的屠杀。
语出唐杜甫《悲陈陶》诗:“羣胡归来血洗箭,仍唱夷歌饮都市。”后以“血洗”形容残酷屠杀。
徐兴业《金瓯缺》第二章:“﹝刘延庆﹞和童贯一起到江南镇压方腊起义,血洗两浙地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