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做到;办到;成事:非少数人所能~。 2.中用;顶事。
济事,汉语词汇。拼音:jì shì出处:明 冯梦龙 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七十三回:“况其母弟掩余、烛庸并握兵权,虽有擒龙搏虎之勇,鬼神不测之谋,安能济事。”
犹成事。后常与“不”连用,表示否定。
《左传·庄公十四年》:“庄公之子犹有八人,若皆以官爵行赂,劝贰而可以济事,君其若之何!”《宋书·庾悦传》:“夫设官分职,军国殊用,牧民以息务为大,武略以济事为先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回:“飞见不济事,把军退二十里,却和魏延引数十骑,自来两边哨探小路。”叶圣陶《倪焕之》十九:“单看见一个学校,一批学生,不济事,还得睁着眼看社会大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