死亡。
气绝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qì jué,是指昏厥。
犹昏厥。
《汉书·苏武传》:“武气絶,半日復息。”
谓人受强烈刺激时,精神亢奋或紧张到呼吸短暂闭塞。
唐张鷟《游仙窟》:“耳闻犹气絶,眼见若为怜。”鲁迅《三闲集·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》:“现在的人们既然神经过敏,听到‘俄’字便要气绝,连嘴唇也快要不准红了。”
呼吸停止。
汉王充《论衡·道虚》:“诸生息之物,气絶则死。”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终制》:“吾今羈旅,身若浮云,竟未知何乡是吾葬地,唯当气絶便埋之耳。”郭沫若《孔雀胆》第四幕:“﹝阿盖﹞倒下,气绝。”
断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