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意的神色。唐 李肇《唐国史补》卷中:“及入门,有得色。”《资治通鉴·隋文帝开皇九年》:“帝之责 陈 君臣也,陈叔文 独欣然有得色。”胡三省 注:“得色,自得其意而形於色。”宋 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五:“帅为发怒赧面,而通判欣然有得色。”
“得戚”其实就是古汉语的“得色”,古书里常说:“面有得色”,古今意思都是一样的,就是显示出来得意的神态,形容人的性格显摆。
得意的神色。
唐李肇《唐国史补》卷中:“及入门,有得色。”《资治通鉴·隋文帝开皇九年》:“帝之责陈君臣也,陈叔文独欣然有得色。”胡三省注:“得色,自得其意而形於色。”宋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五:“帅为发怒赧面,而通判欣然有得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