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狂狡啸聚。指聚众作乱。宋 文莹《玉壶清话》卷八:“上怪问之,驤 曰:‘臣解秩时,实无烽警。蜀 民浮窳,易扰难安,以物情料之,但恐狂啸不测。’既而不久,李顺 果叛,时皆伏其先见。”参见“狂狡”。 2.猛烈的呼啸。《历史研究》1976年第2期:“迎候他的并不是亲善的黄旗,而是洋枪大炮的狂啸。”
狂啸,读音kuáng xiào,汉语词语,基本意思为狂狡啸聚。指聚众作乱。
狂狡啸聚。指聚众作乱。
宋文莹《玉壶清话》卷八:“上怪问之,驤曰:‘臣解秩时,实无烽警。蜀民浮窳,易扰难安,以物情料之,但恐狂啸不测。’既而不久,李顺果叛,时皆伏其先见。”参见“狂狡”。
猛烈的呼啸。
《历史研究》1976年第2期:“迎候他的并不是亲善的黄旗,而是洋枪大炮的狂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