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执掌大政,治理国家的人。
调元手,典故名,典出《汉书》卷七十四《魏相丙吉列传·丙吉》。“三公典调和阴阳”,后遂以“调元手”谓调和阴阳,执掌大政。多用以指为宰相。指执掌大政,治理国家的人。
宋唐庚《内前行》:“明日化为甘雨来,官家唤作调元手。”元柳贯《河南北水后民往往告饥胡安常以工部主事为其省员外郎赋赠识别》诗:“外廷亦用调元手,化地何殊宰相功。”